共工新闻社:近日晚,浙江新昌世贸广场三层文化传承政协委员工作室即世贸音乐厅内传出阵阵悠扬乐声。由县政协助力、团县委牵头开展的“知行天姥青校”第四期公益体验课程在热烈而又欢快的氛围中进行着,北京大学20名师生和报名参加的本县社会各界人士在此聆听了一场由新昌县政协委员、新昌世贸广场董事长潘若平先生主讲的新昌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和中西乐器乐理知识讲座。
简单的开场白后,潘若平董事长向大家介绍了新昌的传统文化,讲到了根植于新昌的一株戏曲古梅——新昌调腔。它承袭自宋元南戏,至今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2006年,新昌调腔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调腔演唱风格古韵独特,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干唱、帮腔和叠板。保留了南戏四大声腔“杂白混唱”“以曲代言”及“不托丝竹、锣鼓帮扶,以板助节、一唱众和”遗风的演唱风格。让大家在领略新昌优秀戏曲文化的同时,为学子们打开了一扇共筑文化传承新生态的大门。作为新昌知名企业家,潘若平董事长一直醉心于二胡、三弦等民族音乐的演奏、研究,也对大提琴、小号等西洋乐器的演奏有着极深的造诣。讲座间隙,他即兴为现场听众演奏了二胡独奏《赛马》,绵长悠远的乐声把讲座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讲座现场,陈列着十数件中西乐器。
潘若平董事长对每一件乐器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并现场进行了演奏,从大提琴的低沉醇厚,京胡的激昂穿透,再到扬琴的悠扬委婉,他都信手拈来,乐音如水,流淌在整个讲座现场,学子们沉醉其中。讲座间隙,潘若平还邀请现场学子和听众上台演奏乐器,进行了欢快的互动。
北大学生领队老师表示,此次活动是学院 “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通过实地感受地方戏曲文化和中西乐器的魅力,学生能够超越书本知识,获得对中国传统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参与学生纷纷表示,这种沉浸式学习体验使他们对中华戏曲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讲座最后,全场北大学子起立上台合唱了北大校歌《燕园情》,深情的演唱传递了历史传承、学子使命、未来展望的莘莘学子情和对聆听本次讲座的特殊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