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7月12日电(世界华文媒体特派记者 勾芍人)椰风轻拂,夏日流金。2025年6月14日,一场文化与自然交融的沉香盛宴——“崖香雅事”海南沉香结香制香技艺主题展,在海南省文化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隆重启幕,香云缥缈,贯通古今,营造出一方静谧芬芳的心灵空间。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传统技艺的致敬,更是一场文化的再发现、一段审美的沉浸之旅。

展期将持续至9月14日,在为期三个月的时光里,沉香的韵味将在这座文化殿堂中悠悠弥散,陪伴每一位访客走入“香事如诗”的历史深处,触碰海南千年香文化的温度与质感。
香事如诗,沉香为伴
步入展厅,香雾氤氲,宛若步入古人梦中的雅集空间。近两百件展品错落有致地陈列于展柜与香室之中,涵盖天然沉香原材、线香香丸、香学典籍、香具器物、名人书画等,从形制到气韵,尽显海南沉香结香制香技艺的传承脉络与艺术格调。

展厅中央,一席香席铺陈于案,茶盏、琴案、插花相映成趣,营造出“焚香对坐,抚琴理意”的古风意境,令人如临其境,心神俱静。
互动体验区尤为吸睛,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制香工艺,从选材、研磨、捻制,到点香、闻香,匠心与自然交织,文化与技艺共鸣。一刀一磨,一捻一拈,皆为与自然的对话、与时光的默契。
冯运天:香要从博物馆走入寻常百姓家
“非遗文化不能只是展陈在玻璃柜里,它需要活起来,被看见,被使用。” 海南省香文化协会会长、海南省琼脂沉香博物馆执行馆长冯运天,在展览现场如是说。

他指出,沉香文化不仅是技艺的结晶,更承载着一段段民间的生命记忆。展柜中陈列的木椅、秤、勾刀等结香工具,虽布满斑驳痕迹,却见证了香农搏雨斗风、模拟“雷击”创口、静待香结的岁月——那是一段与自然共修的过程,更是一部藏于木纹深处、弥漫香气中的民间史诗。
“我们展示的,不止是物件,更是沉香文化背后厚重的精神内核。”冯运天强调,“沉香不是快销的商品,而是一种经年沉淀、历练心性的‘心香’。”

汪科元:一片万钱,是自然造化的极致馈赠
7月11日,电白区沉香协会会长汪科元专程前来参观。他在几块厚重的崖香原材前驻足良久,感慨道:
“古人云:海南沉香冠绝天下,一片万钱。这绝非溢美之词,而是对自然造化与时间馈赠的真实写照。”
他表示,虽然当前沉香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突破百万亩,但真正拥有文化厚度与自然价值的香材却弥足珍贵。
“真正的海南崖香,需要数代人的守候、百年时光的打磨,经山风雷雨之创、集日月精华之气,方能凝结出那一缕温润绵长、沁人心脾的香魂。”他提醒消费者:“香不可妄买。若妄图以十元之资购得‘万钱之香’,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在他看来,真正的沉香,是识香人的信仰,是文化人的至宝,更是海南这片土地最温柔、最深情的告白。

一席香展,十年薪火
本次展览由海南省文化馆与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联合海南省香文化协会、海口市沉香协会、海南琼脂沉香博物馆等机构共同承办,展现了社会各界对香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持续关注与支持。
据共工新闻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成立以来,海南省香文化协会在沉香文化的挖掘、研究、传播方面已卓有成效。2017年在蒙古国举办的《琼脂清扬》展览,2020年在海口观澜湖推出的《天香雅集》展览,均为海南沉香走向国际、走入人心树立了重要里程碑。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语境中,沉香作为文化的载体,正以温润内敛之姿,穿越浮躁与喧嚣,在人们心中静静绽放。
香如诗,雅如梦
“崖香雅事”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段记忆、一幅画面、一句古诗。它唤醒人们对自然、文化、生活本真的温柔感知,让人在沉香缭绕中慢下来、静下来、沉下来。
正如冯运天所说:“香文化的未来,在于它能否真正融入每一个人的日常。”
当一缕海南沉香在展厅中缓缓升起,那不仅是气味,更是文化的回响,是时光深处传来的温柔回音。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 “崖香雅事”——海南沉香结香制香技艺主题展,展览时间: 2025年6月14日—9月14日,展览地点: 海南省文化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一楼特展厅,地址: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椰海大道4号,主办单位: 海南省文化馆(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单位: 海南省香文化协会、海口市沉香协会、海南省琼脂沉香博物馆、海南省沉香产业联合会,协办单位: 海南省演艺集团、海南崖香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作者:勾芍人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