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7日电 所罗门群岛赤道阳光灼热,一架小型客机在拉塔机场新跑道上划出优美的降落弧线。所罗门民航局官员握着检测报告赞叹:“摩擦系数优于标准值,中交一航团队创造了奇迹!”这场奇迹的背后,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40天攻坚战。

面对915米老旧跑道需延长至1350米的挑战,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巴新项目部经理刘远森发现传统“全封闭施工”将导致岛屿航空命脉中断。副总工程师牛东东提出创新方案:将跑道分为576米、404米、330米三段,利用航班淡季窗口期进行“分段游击施工”。这种设计使任一阶段施工时,剩余跑道长度仍能满足小型客机起降,如同完成精密拼图。

当发现岛上卵石储量不足时,技术员李财厚想起曾在蒙达机场用珊瑚砂筑路的经验。团队勘探发现,5公里外珊瑚矿场的沉积岩硬度达标,但日产量仅300方。他们果断启用双料场并行开采,通过优化爆破参数和破碎工艺,将日产量提升至1000方。这种就地取材的智慧,既节约了远洋运输成本,更开创了珊瑚岩筑路的新范式。

当停航令生效后,施工现场开启了“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模式。照明灯将夜晚变成白昼,摊铺机操作手在驾驶室放置湿毛巾降温,测量员顶着晨露进行精度复核。最紧张时,团队采用“立体交叉作业法”将传统流水线施工时间进一步压缩。第27天凌晨,当最后一车沥青压实完毕,对讲机里传来嘶哑的欢呼:“第二段跑道提前13小时完工!”

新跑道通航当日,当地居民穿着传统草裙舞蹈庆祝。机场方坦言:“以前因跑道长度限制,大型医疗包机无法降落,现在生命救援通道真正打通了。”这条跑道不仅连接着所罗门群岛的各个岛屿,更成为通往世界经济的空中桥梁。

如今,跑道灯光在夜空中勾勒出优美的曲线,如同中交一航局建设者用匠心绘制的太平洋丝带。这场40天的攻坚证明,真正的工程奇迹,不仅是混凝土与沥青的胜利,更是智慧与担当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