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9日电(李添智)海风裹着湿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咸腥的黏腻感糊在人脸上。崭新的堤身如一条青灰色巨蟒卧于岸边,粼粼微波拍打着堤脚,在夕阳下折射出金红交织的光辉。中交一航局二公司广西WD项目现场,推堤机的轰鸣声与工人的吆喝声交织,推堤与扭王字块护坡工作正井然有序地推进。但这片看似祥和的“海滨施工图”上,一层无形的紧张已悄然蔓延——一场与台风的“火线竞速”,即将拉开帷幕。

“后天台风登陆风力最高将达到十二级!我们宁可十防九空,不能万一失防!”堤身不远处的会议室里,项目安全总监卢志洋正部署着近一月内的第三次防台行动。话音刚落,一旁的技术主办张国星猛地攥紧了手中的施工图纸,眼底的担忧几乎要溢出来:“现在麻烦了——扭王字块护坡每日搭建速度有限,多数堤身还只铺了单层堤心石当临时护坡,抗个一般大风没问题,可十二级……”他话没说完,会议室里的空气已然凝固,有人不自觉地搓了搓手,有人盯着地面沉默不语。

“可以先在堤边铺设多层大块石充当临时围挡,把块石像砌城墙一样码实,就算大浪拍过来,也能缓冲冲击力!”生产经理潘云龙灵光一闪,指向施工图纸上的堤身边缘,“为了防止台风和大浪冲垮近海侧堤身,我们无论如何要撑过这两天!”这项提议得到一致认可,众人立刻围拢成圈,铅笔在图纸上飞快标记,计算器按键声噼里啪啦响成一片,对着工程量、物料清单反复核算。半小时后,一份标注着红圈、箭头的“紧急护坡预案”摊在桌上,每个工序的时间节点都精确到分钟。“这场仗不好打,但必须打赢!”卢志洋攥紧拳头,目光扫过每个人,“现在,各部门立刻行动!”

距离业主要求的全员撤场时间仅剩48小时,墙上的挂钟滴答作响,每一秒都像在倒计时。“各部门除必要值守人员,全部抽调至堤身现场!”卢志洋的动员令通过工作群传遍项目部。这场临时“护堤墙”抢筑之战,正式吹响了“冲锋号”。

次日凌晨四点,天边刚泛起鱼肚白,堤身现场已如战场般沸腾。十余辆土石方车排成长龙,车灯在晨雾中连成一串橘红色的光带,引擎轰鸣声震得地面直晃。“卸车!快卸车!”调度申加开站在土坡上,对讲机频道里消息不断。新增的三台挖机挥舞着钢铁臂膀,将半人高的大块石精准抓起,再稳稳地放在堤脚。卸车、抛石、整平……每道工序衔接得像钟表齿轮般紧密,块石碰撞声、海浪声、设备运作声仿佛交织成激昂的“施工交响乐”,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汗珠,却没人敢停下脚步——因为台风的脚步,正一步步逼近。

“东堤铲车准备,第五车块石马上到。”“中午前必须抢出这一段……”中午时分,天空渐渐阴沉下来,海风也变得狂暴,卷起沙砾打在人脸上生疼。乌云渐渐压低天际,台风释放出即将来袭的信号。

“最后一块!放稳了!”随着挖机将最后一块大块石精准归位,长达三百米的临时“护堤墙”终于在台风登陆前稳稳矗立在堤身近海侧。工人们拄着铁锹直起腰,望着这道由汗水与信念筑成的“装甲卫士”,疲惫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卢志洋伸手拍了拍潘云龙的肩膀,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却无比坚定:“这下,咱们心里有底了。”话音刚落,远处传来沉闷的雷声,台风的先锋已抵达海岸。

三日后,台风过境,阳光重新洒满海面。当项目部成员回到现场时,只见临时“护堤墙”虽有些许磨损,却依旧牢牢守护着堤身,堤心石完好无损。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他们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