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15日电(程超、徐贤华)2025年10月是第16个全国敬老月。为切实将尊老敬老爱老理念融入公安工作,把便民服务送到老年群体心坎上。10月1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叶城县公安局夏合甫乡派出所组织民警深入辖区各村组开展“敬老月”专项上门走访服务活动,通过“送证到家、政策讲解、安全建档、便民指导”等一系列举措,用公安温度守护辖区老人的幸福晚年。

“阿卜杜大叔,您的身份证办好了,今天给您送过来,顺便帮您把‘新疆公安微警务’小程序弄好,以后办理业务在家就能操作,不用再跑派出所了!” 在辖区老人阿卜杜·热合曼家中,民警木合塔尔·阿不力米提一边递上崭新的身份证,一边熟练地拿起老人的智能手机,手把手教他使用“新疆公安微警务”微信小程序。老人布满皱纹的手在屏幕上跟着民警的指引慢慢点击,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以前办点事要走好几里路,现在你们上门服务,还教我用手机办事,真是太方便了,谢谢你们!”

此次上门服务,派出所将“适老化”服务理念贯穿始终。针对辖区部分老年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实际情况,民警主动上门为其办理身份证、户口等业务,并第一时间送证到家,切实解决了老人“办证难、领证远”的问题。同时,民警还向老人详细讲解医保、社保等适老化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人答疑解惑,确保老人能够及时了解并享受各项惠民政策。
为进一步筑牢辖区老年群体的安全防线,民警在走访过程中,还重点完善了老人安全档案。档案中详细记录了老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健康状况以及子女信息等内容,以便在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民警能够第一时间提供帮助。“有了这份安全档案,我们就像多了一双‘眼睛’,能够更精准地掌握辖区老人的情况,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所长郝道振说道。

此外,民警还在老人家中显眼位置贴警民联系卡,卡上有报警电话、民警联系方式和“新疆公安微警务”二维码。在排查安全隐患时,民警细致检查老人家中电线线路,发现老化、裸露情况及时帮其更换;看到松动的灯泡,主动帮忙加固或更换,“古大妈,电线老化容易短路,灯泡松了也有安全风险,这些问题得及时处理!”
眼下正是秋收大忙时节,辖区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晾晒的玉米、棉花,不少老人也会帮着家人打理秋收作物。考虑到这一情况,民警特意结合秋收时节的安全特点,为老人细致普及安全防范知识。“艾大叔,您家院子里晒着这么多棉花,可千万不能在旁边抽烟,也别把柴火堆得太近,万一着火就麻烦了。” 民警指着院中晾晒的棉花,反复叮嘱道。

针对部分老人独自在家、子女在外务工的情况,民警还重点提醒防范涉农诈骗,“最近有骗子会冒充‘收购商’打电话,说要高价收您家的粮食,却让先交‘定金’,这种肯定是假的,您可别信!要是有人找您要银行卡号、密码,不管说啥都别给,先给我们打电话核实。”
“此次‘敬老月’上门服务活动,不仅让辖区老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拉近了警民之间的距离。” 郝道振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公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切实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努力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建设平安、和谐、稳定的辖区环境贡献公安力量。
作者:程超、徐贤华
供图:共工新闻图片库、叶城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