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新闻社10月28日电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夜幕下,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巴新项目部办公室的灯光依然明亮。技术员李子豪正在部署次日施工计划:“E1路段排水沟用料已核算完毕,试验部门请按量备料。”这位2000年出生的青年技术员,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从新手到项目骨干的蜕变。
今年,随着莫港、凯南图新项目启动,哈根项目部的骨干力量被抽调支援。原本只负责单一工序技术管理的李子豪,突然需要统筹多个技术质量模块。“那时每天面对交叉施工、多方协调,确实感到力不从心,”他回忆道,“最焦虑时,连调度会发言都要反复演练。”
项目总工孙建强及时发现徒弟的困境。他独创的“任务清单-责任到人-每日闭环”管理法成为破局钥匙。“年轻人不缺专业能力,缺的是系统管理思维,”孙建强在办公室展开施工图纸,“调度会不是下命令,而是通过专业展示树立威信。”
李子豪开始将技术细节转化为管理语言。在排水沟施工中,他用三维模型演示坡度控制要点。工人们发现:“小李工说的都在点子上,我们服气。”机场跑道投标项目成为转折点,孙建强带着他通宵拆解标案,分析技术得分点。最终他们编制的投标方案获得评审组高分。
当孙建强调往新项目时,李子豪已能独立主持技术会议。他创新建立的“施工参数记忆库”,累计收录百余条优化方案。如今这位“00后”技术员笑着说:“成长就像混凝土养护,需要时间,更需要正确的方法。”
这条哈根城市道路,不仅连接着巴新的城乡,更见证着中交一航局青年人才的成长之路。看来,最好的工程不仅是铺路架桥,更是在实践中培养出能挑重担的新一代建设者。
 
共工新闻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共工新闻(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共工新闻”或“来源:共工新闻”。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共工新闻”及/或标有“共工新闻”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共工新闻记者XXX摄”或“共工新闻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共工新闻)”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网站总机:00852 2583 2105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邮箱联系共工新闻社:zhidaoribao@gmail.com 。